江苏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128项“国赛一等奖”背后
http://www.ceiea.com2025年07月15日 10:07教育装备网
日前,2025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启动大会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成果交流会在江苏南京举办,会上公布了2024年度大赛结果。江苏学子斩获一等奖128项、二等奖592项,一、二等奖获奖总数均居全国第一。
亮眼表现来自江苏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持续努力。近年来,江苏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2021—2025年)”,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撑、创新支撑。
向“新”而行 培育核心素养
对研究生而言,科研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之一。
“团队突破了传统智能轮胎易被电磁干扰、响应时间长以及潜在的爆胎风险等技术瓶颈,为智能车辆系统中道路参数辨识与车辆运行状态辨识提供可靠解决方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博士研究生郭硕所在的团队在第六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斩获一等奖,综合成绩在全国310家单位2618支队伍中排名前2%。
郭硕团队敢于突破、善于创新的能力,是江苏各高校参赛队伍的共同点。“近年来,我们加快提升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和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着力增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江涌说。
当前,江苏在校研究生33.66万人,所在专业覆盖除军事学以外的全部学科门类。为切实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江苏已连续多年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每年立项超过6000个“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
“我们组织跨学科工作坊,鼓励学生开拓思维,让设计作品更有灵性。”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姚翔翔说。得益于对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持续性培养,学校在第二届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4个一等奖。
以“赛”促教 提升实践能力
“我们3位成员都是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程光教授实验组的学生。”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硕士研究生徐明晖说。在“华为杯”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他所在的团队获得“数模之星”季军。
参与高水平比赛是对专业基础、创新思维的试练,更是对动手实践、团队合作、应急处置等能力的全面考验。多年来,江苏高校积极参与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省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每年开展各类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大赛、暑期学校和学术创新论坛等,营造热烈的创新实践氛围。
“我们团队已经磨合一段时间了,国赛前,学校还专门组织了校赛。”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许文俊说,他们的项目“高速公路应急车道高效管控规划”在竞赛中表现不俗,得到了相关领域专家的关注。
“比赛让我们更加了解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最新进展,对我们开展专业研究、论文写作很有帮助。”获得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国际中文教育案例大赛二等奖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张政说。
可“用”为要 聚焦服务发展
在2025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启动大会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成果交流会上,近2000项优秀作品参赛并在线展示,涉30余所国内知名高校、有意在南京孵化并具备孵化潜力的百余个项目现场亮相。
“我们引导高校结合区域发展需求与自身学科特色,精准开展研究生培养,同时聚焦地方产业发展急需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推进机制。”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说。
在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中,江苏大学5名博士研究生斩获一等奖。他们通过数百次仿真试验,构建高温熔盐泵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模型并优化设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项目得到应用,学生都很喜悦。”项目指导教师、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张德胜说。
目前,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正着手承办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4项赛事,这将进一步有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责任编辑:董晓娟
本文链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