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教育装备网!登录注册新账户

http://www.ceiea.com/zt/2022/ceeia/
全国教育辟谣平台

济南大学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增强科技创新动能 给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http://www.ceiea.com2025年07月18日 09:17教育装备网

  “10多个校企联合研发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建立研究生工作站7处、博士后工作站3处,柔性引进高校博士团队26人、行业领军人才8名,百余名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在这里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近日,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陈秀生告诉记者。

  “学校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立足学科特色,发挥综合优势,在国家和区域发展大逻辑中找准定位,着力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增强科技创新动能,努力提升高校对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济南大学校长刘宗明说。

  2024年3月,济南大学率先成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聚焦服务校地合作,赋能县域发展。研究院整理汇集学校人才专家、科技成果、人文智库、培训服务和创新创业服务等各类资源,并发布济南大学《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白皮书》,为县域发展提供全面的服务清单目录。目前,已推动学校与全省74个县(市、区)的339家企业开展科技合作,面向30个县(市、区)的84家企业单位开展智库咨询服务。

  与此同时,济南大学整合优质科研资源,为山东省内70余个县(市、区)量身定制“产业服务方案”,近一年和各县(市、区)企业签订技术合同375项,服务中小企业千余家,带动相关产业新增产值超10亿元,有力推动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济南大学教授曹丙强团队堪称这场技术攻坚的先锋力量,他带领核芯光电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为企业争取到了585万元的中央财政经费;助力多家企业成功获批省市重点研发计划,获得了1835万元的财政资金支持,带动相关科技项目快速落地。

  此外,该校已先后在梁山县、寿光市、临清市、枣庄市、东平县、淄博市博山区等地建立16家校地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这些产业技术研究院“上通科研,下接市场”,以开放平台汇聚资源,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和人才的“聚集地”。

  在东营市,济南大学的产业创新研究院重点赋能石化产业升级。济南大学与东营市河口区、东营天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建“济南大学河口石油化工智能装备产业创新研究院”。该校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王冬雪团队联合天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石油多层液位界面电容传感器,已为企业营收2000万元。

  依托济南大学自动化控制、智能制造等学科优势,双方组建高层次人才领衔的研究团队,围绕石油化工行业的精密测量、控制技术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科技攻关。“河口区与济南大学合作成立的技术转移中心,不仅带来了高水平科研人才,还为企业带来了新技术,为河口区石油化工产业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东营市河口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冯国刚说。

  “目前,学校正在构建‘需求导向+技术攻关+成果孵化’全链条服务体系。我们将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发展战略,继续深化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以更加创新和多元的方式,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济南大学党委书记刘春华表示。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声明: 本网部分文章系教育装备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名企展播 申请加入
行业访谈
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
2025第十一届亚洲教育装备博览会
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展会会刊》